科技厅2016学习材料之九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sti.xizang.gov.cn 2016年12月05日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管理员

内容: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自主创新 建设网络国家

2.万钢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十三五”科技创新将聚焦六大重点任务

3.《科技日报》评论员文章: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1-3论)

4.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改革有哪些亮点——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5.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机关党委2016年10月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自主创新 建设网络强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要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凝聚社会共识。网上网下要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习近平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要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万钢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

“十三五”科技创新将聚焦六大重点任务

“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目标是什么,有哪些要考核的硬指标?“十三五”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清单长啥样?10月19日,在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研讨班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一一进行了最新权威解读。

万钢介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科技创新思想,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基本遵循。“十三五”是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各项任务,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十二项主要指标具有继承性、延续性、衔接性、阶段性。其中尤为重要的两项指标是: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2015年的55.3%提升至60%;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5年的2.1%提升至2.5%。

“完成这两项指标,有很大难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一项世界通行的衡量标准,比例本身代表了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发展中的受重视程度,反映了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前瞻部署创新驱动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分析其内部的结构,还可以研究科研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十三五’应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并通过一些普惠性政策引导带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万钢说。

谈到“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部署时,万钢表示,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和谋划: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重大专项,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重要战略方向率先突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完善支撑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技术体系,突破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制约,形成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战略高技术部署。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切实加大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

培育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国家各类科研基地和平台统筹布局。

在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方面,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筑全球开放创新高地;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创新中心;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领头雁”作用,引领带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为推动“双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要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众创众包众筹众扶,打造“互帮互助”“用户参与”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科技资源和科研基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提升面向创新全链条的服务能力。要鼓励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鼓励高校开发创新创业交流课程;设立新兴产业基金、中小企业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流转退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创业。

为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高效研发组织体系,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科研院所;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工作重心转到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制定、评价评估、体制改革、法治保障等方面,做好营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基础性、公共性工作;要建立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

在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方面,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万钢强调,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

《科技日报》评论员文章

准确研判当前科技发展大势

——一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三步走”目标、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又一次重大宣示。

“三步走”的第一步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基础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因此,必须对我们当前所处的创新方位有一个清醒的判断。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在2006年就已提出,目前还剩下4年多的时间。现在,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走”得如何?有哪些成功之处值得总结,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记取?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走”得更好,进而如期实现我们的目标。

应该指出的是,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悲观”的倾向,认为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很远,短期内难以奏功;二是“过于乐观”的倾向,认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已“水到渠成”。应该说,这两种倾向都失之偏颇。

客观而言,通过多年积累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努力,无论是从科技创新投入看,还是从科技创新产出看,无论是从我国发展的纵向比较看,还是从国际竞争的横向比较看,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水平都有大幅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有关机构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已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第25位。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报告也显示我国创新能力正加速提升。剔除国际评价中的一些“主观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指数”评价显示,我国已从10年前的全球三十位左右上升到目前的第18位。

综合判断,我国科技创新已从跟踪为主进入了跟踪和并行、领跑兼有的新阶段,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

对我们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有理由自信,但同时也要防止“过于乐观”。

一般认为,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从国内外相关排名数据看,我们已经较为接近创新型国家行列了。在“创新效率比”、论文及引用数量等若干具体指标上,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列。

这些数据令人欣喜,但显然还不到让我们骄傲自满的程度。一些舆论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创新质量不亚于领先者的中等收入国家”,等等。这类提法,在相关评价指数的具体语境下也许有道理,但若被社会舆论抽离出来,变成结论,则可能带来误解,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对我们脚踏实地加快创新发展是不利的。

总体来看,科技实力、经济中的科技含量、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是各类评价指数的三个基本指向。实际上,统筹提升这三个方面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价值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科技创新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产业总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仍需提高。我们必须在提升科研质量、发展新经济、完善创新生态等重点方向上下更大功夫。

从科技大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路途并不遥远,但任务并不轻松,仍有赖于我们不断的改革创新和艰苦努力。

科技实力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二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强大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标志。其中,科技实力居于根本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发挥引领功能。

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首先要在形成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甚至超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科技实力上下足力气、做好文章。

那么,衡量科技实力的标准是什么?国内外有不少评价指数,林林总总,角度各异。总的看,数量、质量是两大主要评价指标,投入、产出是两大主要评价方向。

投入要看数量和质量,产出也要看数量和质量。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无论是科技投入,还是科技产出,数量都已不小,现在关键是看质量。

是不是数量就不重要了呢?不是。一段时间以来,舆论有“否定”数量的倾向。诚然,我们已发展到需要更加注重“质量”的阶段,不能过多强调“数量”,但否定“数量”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提升。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科技需求“量大面广”,无论投入还是产出我们都还有相当差距。

以科技投入为例,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已从2006年的1.39%提高到目前的2.1%,总量超过1.4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应该说量已不小,但与创新型国家还有差距。国际上创新型国家这一比例大都在2.5%以上,韩国、以色列高达4%以上。未来几年我国这一比例要提升0.4个百分点,难度不小,有赖于政府引导和企业、社会更多投入。

与科技投入产出数量相比,科技投入产出的质量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心。我国不少科技指标都已居于世界前列,科技投入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等位列国际三甲,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大幅增强,部分成果已真正进入国际领先方阵,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成就世所瞩目。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也很突出,我国科技发展在提升质量上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

提升质量体现在科技投入上,关键是要“调结构”。目前,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不到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5%左右。我国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已多年超过70%,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企业在原始创新上的投入比例差距还相当大。把科技投入结构调优调好,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关键。

提升质量体现在科技产出上,关键是要增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亟须从根本上改变。虽然我国专利数、论文数等在全球都已位居前列,但具有国际顶尖水准的论文还不多,专利国际竞争力还不强。目前PCT专利大部分仍集中在西欧和北美等高收入经济体。近年我国在三方专利上增速较快,但在总量上与美国、日本相距仍较大。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正处在关键时刻,必须全力“滚石上山”,踢好“临门一脚”,加快我国科技发展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从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为主的战略转变。

切实把科技成果变成“真金白银”

——三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关键落点就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迫切需要我们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形成新经济发展格局。

新经济“新”在哪里?

从问题导向的角度看,发展新经济,基本目的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弥补传统经济下行留出的空间,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新的财富形态,它区别于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财富,是基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型财富。

在当前的创新活动中,一些方面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相对有些“落寞”。商业模式创新很重要,但若没有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和支撑,就会后继乏力,容易沦为“镜中花”“水中月”。

依靠科技打造新财富是新经济的题中要义,它的起点是新科技,落点是新财富。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科技”而忘了“财富”,也不能因为强调“财富”而忘了“科技”。

那么,如何把科技变成财富?

这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从科技到财富的渠道打通,让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田地”。

我们需要在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上下工夫,切实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要素“错配”问题,使各方面优质资源真正围绕科技创新进行高效配置。需要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切实消除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制度障碍,为创新产品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

我们需要更好地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创新治理,下力气降低科技人员和大众创新创业的成本与风险,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更加适合“双创”的“众创空间”。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使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共享的“真金白银”。

从科技进步贡献率来看,我国已从2006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5.3%,成绩很大,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不小。我国产业发展总体还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总体仍远低于国际同类企业。

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科技贡献率需要达到60%以上。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近年要保持年均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难度加大,需要全社会更多投入、更好推动科技创新,真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转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

从科技到财富,没有固定范式,不能靠简单“堆砌”、搞“花架子”,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脚踏实地抓改革、谋创新,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工夫。如此,新经济才可能行稳致远。

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改革有哪些亮点

——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意见》精神,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制定《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意见》的出台是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资源配置方式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保障。

《意见》聚焦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关心的突出问题,遵循“四个坚持”的原则,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二是坚持遵循规律。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适应科研活动实际需要。三是坚持“放管服”结合。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资金、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同时强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坚持政策落实落地。细化实化政策规定,加强政策落实督查,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问:《意见》在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意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在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

一是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调剂权限。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这三项费用合计如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无需提供预算测算依据,科研人员在编制这部分预算时不用再具体说明开几次会、出几次差了。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将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多数科目的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

二是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研发类项目,均要设立间接费用,主要用于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本耗费和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进一步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核定比例可以按规定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20%、15%、13%。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核定的间接费用比例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安排绩效支出,并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

三是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重申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明确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明确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

四是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在2年内可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

五是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项目承担单位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由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有效解决一些科研人员反映的横向经费“纵向化”管理问题。为防止单位设“账外账”,要求将横向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

问:《意见》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权限方面有哪些“亮点”?

答:《意见》坚持简政放权,在四大方面扩大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权限:

一是扩大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主要包括:项目预算调剂自主权,劳务费分配管理自主权,间接费使用管理自主权,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自主权等。

二是下放差旅会议管理权限,不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按照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教学科研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级和住宿费标准。对于难以取得住宿费发票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因教学、科研需要举办的业务性会议,如学术会议、研讨会、评审会、座谈会、答辩会等,其次数、天数、人数以及会议费开支范围、标准等,由单位按照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确定。因工作需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对确需负担的城市间交通费、国际旅费,可由主办单位在会议费等费用中报销等。

三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自行选择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专家,同时要切实做好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财政部要简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调剂和变更政府采购方式审批流程。对中央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管理。继续落实进口科研教学用品免税政策。

四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扩大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管理权限,对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由单位自主决策,变主管部门审批为备案。同时要求发展改革委和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简化审批程序,对列入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五年建设规划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简化项目城乡规划、用地及环评、能评等审批手续。

问:《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怎样才能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优化服务的措施有哪些?

答:《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从“放、管、服、落”四个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细化落地的政策措施。在“放”的方面,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扩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的方面,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防止资金“跑冒滴漏”,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在“服”的方面,精简检查评审、创新服务方式,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在“落”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督察,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简政放权后,如何防止资金“跑冒滴漏”,如何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避免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意见》强调项目承担单位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一是强化单位法人责任。单位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制定内部管理办法,落实项目预算调剂、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余资金使用等管理权限。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单位要加强预算审核把关,规范财务支出行为,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要实行内部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重点是间接费用、外拨资金、结余资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确保资金、人员“两安全”。

《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改进服务,为科研人员简除烦苛、松绑减负,着力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一是在检查评审上“做减法”,减轻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协同工作机制,改进检查方式,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过度检查,减少监管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在服务方式上“做加法”,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研营造良好环境。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研财务助理所需费用可由单位根据情况通过科研项目资金等渠道解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更加快捷方便地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制定符合科研实际需要的内部报销规定,着力破解一些单位和科研人员反映的无法取得发票或财政性票据,以及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交流发生费用等的报销问题。

问: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意见》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意见》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督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增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项目主管部门要在2016年年底前出台实施细则,为预算编制、评审、财务验收等提供操作规范,防止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在2016年9月1日前制定出台差旅费、会议费内部管理办法,其主管部门要做好工作指导和统筹;项目承担单位要在2016年年底前制定或修订科研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办法和报销规定,确保有关政策尽快落地生根。以后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要于当年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二是强化工作督查指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财政部、科技部要适时组织开展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并纳入信用管理,与间接费用核定、结余资金留用等挂钩。审计机关要依法开展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项目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所属单位完善内部管理。

此外,为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意见》还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是加快修订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同步增强社科领域科研人员的改革成就感和获得感。二是各地还要参照《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加快推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以形成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局面。

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五大看点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

新华社记者采访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权威解读规划5大看点。

看点1——大科技:从科技规划到科技创新规划

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不同,本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

李萌:“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规划提出了12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这是衡量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指标。

规划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

许倞:规划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点不仅仅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比如,过去科技规划很少提及科技金融,本次规划中不但提到科技金融还谈到双创,谈到如何支持发展各类风投、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特别注重在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

看点2——高起点:从立足眼前到兼顾当前长远

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李萌: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思想,力争做一个高起点的规划。在深入实施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现代农业等十大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生态环保等五大领域构建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刘德培:规划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研究。国家对颠覆性技术要有预判、预警和预置,以此保证在未来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和拥有竞争力。

许倞:我国科技发展已经从长期跟踪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新阶段。因此,规划更加注重前沿性引领性,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比如重大项目中,部署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等超前技术。

看点3——全链条:从“象牙塔”到创新全链条

规划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李萌:规划彰显时代特点。不是“象牙塔”里面的规划,而是体现科技和经济结合、体现支撑国家由大到强转变的创新规划。它强调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作为重点任务。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中游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进行全链条设计。

吕薇:创新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科研只是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本次规划从创新全链条出发,体现了整体性协调性,突出了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

看点4——新空间:从局部示范到多层次推进

规划指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吕薇:规划亮点之一是突出区域创新。中国各个地区发展阶段、创新要素的分布和创新能力相差较大,不可能齐步走。

规划提出拓展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强调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分四个层次的系统部署:首先北京、上海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次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三是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第四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

看点5——宽格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世界

规划要求,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李萌: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说明创新自信增强了。中国很多创新型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正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

薛澜: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创新体系都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开放,才有促进创新资源的全方位流动和有效配置。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走进去和引进来,对丰富创新生态起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将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海外资源,探索试行技术移民;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科技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