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科技服务>第二次青藏科考

第二次青藏科考关于亚洲水塔冰川与发展科学行动在首个“世界冰川日”发表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sti.xizang.gov.cn 2025年06月16日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全球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分布区,该区域的冰川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哺育了亚洲水塔十多条大江大河。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亚洲水塔冰川变化与影响及应对,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综合科考,取得了重要的科考成果。

2025年,联合国在巴黎UNESCO总部举行了首个世界冰川日的庆祝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姚檀栋代表中国参加这一重要国际行动,并在“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头脑风暴会议中,作为5位发言嘉宾之一发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关于亚洲水塔冰川与发展的科学行动。他首先介绍了亚洲水塔冰川正在快速融化的现状,指出冰川融化是一个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影响其他圈层作用,强调了冰川融化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对于如何确保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计划的成功,他提出3个关键词:国际合作、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以及科学为决策服务,认为气候变化下的冰川变化需要联合国际科技力量,需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跨学科合作,还需要紧密围绕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需求和福祉,做好决策建议。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发现亚洲水塔有冰川109921条,总面积约9.8万平方千米,冰储量约10100立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分布有冰川56320条,总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冰储量约4200立方千米。据了解,第二次青藏科考建立了亚洲水塔冰川综合观测体系,包括36条冰川物质平衡、16条冰川融水径流和21条冰川气象观测体系,亚洲水塔的冰川变化观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了关键冰川的冰芯钻取,创造了世界上山地冰芯最长的世界纪录,建设了全球最大的第三极冰芯库;建成了影响亚洲水塔冰川变化的水汽传输三维观测体系;构建了“用得上、留得下、有影响、推得开”的拉萨河流域地球系统科考平台与雅江色东普冰崩堵江灾害和中尼边境次仁玛错冰湖溃决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第二次青藏科考关于亚洲水塔冰川与发展中的科学行动得到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和赞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科学司水文系统、气候变化与适应部门主任特别评价中国科学家在冰冻圈变化驱动的地球系统科学中正在发挥引领作用,并希望中国科学家能够牵头制定冰冻圈科学行动十年方案中的研究、观测、模拟等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