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紫外线辐射促进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有机碳的降解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低纬度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区,是极为重要的陆地碳储库。随着气候变暖与多年冻土融化,大量溶解性有机碳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进入河流,经历生物降解与光降解过程。四川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揭示有机碳浓度、组成及降解过程对微生物和紫外线辐射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基流期河流有机碳浓度介于3.59~5.61mg·L-1;经过28天的生物降解实验,53.3%的有机碳被分解,证实其具有高度生物可利用性;在3天的光降解和光-生物协同降解试验中,有机碳降解率分别达到30.6%和42.9%。(2)在降解过程中,紫外线辐射引起有机碳荧光参数的变化更为显著。阳光辐射是调控青藏高原河流地下水来源有机碳降解的关键环境因子。(3)未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多年冻土退化,大量地下水来源有机碳将输入水生生态系统并接受阳光辐射,为有机碳光降解创造有利条件。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阳光充沛的青藏高原河流网格中地下水来源有机碳的归宿对碳储量估算至关重要。
各省市科技厅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西藏各科研院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