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互利共赢 推动中德科技合作——专访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副主席莫凡教授
科技日报记者 李山
2022年是中德两国建交50周年,回顾半个世纪的中德科技合作,可以看到从破冰时期的点滴积累,到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下的累累硕果。作为中德磁浮工程等重要合作项目的亲历者,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德轻量化联合研发中心协调人莫凡教授于近日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莫凡表示,找准互利共赢的切入点是中德推动双方科技创新合作的关键。
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德轻量化联合研发中心协调人莫凡教授。
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摄
上海磁浮曾是中德合作的象征
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的莫凡于1998年被当时的国家计委派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工作,负责中德两国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合作工作。期间他全程参与了中德关于在上海合作建设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项目的谈判。2002年2月,莫凡回国参加了上海磁浮线建设。
莫凡回忆说:“上海线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磁浮铁路商业运行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德国的磁浮合作,上海市为该项目投入了上百亿元人民币,科技部也调集了全国的磁浮专家支持上海线建设。在时任总指挥吴祥明的领导下,仅仅用了22个月就建成通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莫凡栩栩如生地向记者描述了项目建成后,朱镕基和施罗德两位时任总理出席通车典礼并试乘首发列车时激动人心的情景。莫凡说:“上海线开通以后,几乎天天都接待慕名而来的德国朋友,他们也为此感到自豪。这个项目被誉为中德友好合作的名片。”围绕“高科技和基础设施”主题,中德双方相互信任、通力合作,真正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随后十余年,莫凡任国家高速磁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别参与或主持了国家863高速磁浮重大专项和重大项目等研发工作,成为“中国高速磁浮工程建设标准”主要起草者之一,并作为政府代表与德方就建设标准编制达成共识。莫凡还发表了译著《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交通系统比较》。经过持续研究和技术积累,中国逐步实现了高速磁浮全系统的自主研制和产业配套能力。
轻量化为中德科技合作创新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成为中外科技合作新的方向。2012年,莫凡成为同济大学教授,开始与多年的好友、有着“欧洲轻量化之父”美誉的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维尔纳·胡芬巴赫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并共同取得了多项专利。胡芬巴赫院士自1981年开始与中国合作,高度评价和认可中国的发展。
2015年,莫凡作为协调人,协助中方与胡芬巴赫院士团队以商业化模式深入合作,在德累斯顿分别建成了“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和“中德汽车轻量化技术工程中心”。莫凡说:“在德国合资建立轻量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市场优势和德国先进的科技资源优势。”
莫凡介绍说,经过6年努力,中德研发中心已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列全碳纤维下一代地铁车辆,开展了高铁和磁浮列车轻量化研究,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德合作研发实现了拉挤成型、缠绕成型、三维编织、RTM成型等制造工艺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并通过与中车青岛四方轨道交通产业链的融合,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而胡芬巴赫院士则荣获了2016年中国政府颁发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积极创建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
莫凡感慨地说:“22年前,上海磁浮项目只是当时中德合作众多大项目中的一个,其他的合作还有很多,比如宝马和大众在中国合资公司的拓展;巴斯夫在南京投资乙烯项目;拜耳在上海漕泾投资建设化学工业园等等。”正是这些真诚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德贸易在过去几十年里增长了800多倍。作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的企业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获益匪浅。
莫凡介绍说,德国的基础研究领先,科技力量雄厚,是公认的创新强国。而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齐全,在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德创新资源优势高度互补。在中德两国合作趋势的推动下,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于2016年11月在柏林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了成立仪式。2018年7月,联盟正式注册为德国具有法人资格的协会,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为联盟正式揭牌。
5年多来,在科技部和驻德使馆科技处的指导下,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举办各领域研讨会及讲座超过80场,承办中德科技大会、全球轻量化峰会、中德碳中和与绿色能源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促成各类科研项目超过20项。莫凡说:“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国际创新思维、理念、技术、团队和成果,有利于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推进中德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
(科技日报柏林7月20日电)
各省市科技厅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西藏各科研院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