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科技动态

西藏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十年科考与70个新种发现的里程碑意义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sti.xizang.gov.cn 2025年08月08日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高原稀薄的空气、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多变的气候为野生动物调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2012年以来,在西藏自治区林草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西南调查规划院,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大批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在西藏全域开展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综合科考及技术创新。

项目团队历经10余年的艰辛努力,深入丛林险峻等无人区域,克服了塌方、滑坡、毒虫、高寒缺氧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完成了13390千米样线,数十万千米行程,120多万平方千米范围的全域调查,获取了孟加拉虎、喜马拉雅羚牛、云豹、豺等濒危珍稀物种的影像资料10T以上,发现了白颊猕猴、察隅湍蛙、戴帽叶猴、达旺猕猴、猛隼、白胸翡翠、长尾阔嘴鸟等70个新种和新记录,将西藏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数量从737种提高到1072种,将破碎化认知整合成系统化认知,填补了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全域性认知的空白;初步揭示了西藏野生动物分布新格局及其机理,系统阐释西藏野生动物分布新特点,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系统引入野外感知新技术,有效提高了调查效率和物种发现能力。

西藏全域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综合科考及技术创新项目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并在应用中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