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普援藏”活动系列报道——科普援藏惠及工布江达 专家团队深入乡村校园开展多元科普活动
10月16日,由40名专家组成的科普援藏团队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多地同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深入乡村基层,服务农牧民健康生活。在工布江达县江达乡唐丁村,活动聚焦农牧民健康关怀,重庆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师树田为村民带来了题为《守护心脏的“生命之路”——农牧民如何远离冠心病》的科普讲座。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高原地区生活特点,讲解了冠心病的成因、预防措施及日常保健知识,并进行了现场互动答疑,帮助村民增强健康意识,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向唐丁村村委会捐赠了一批科普图书和科普物资,旨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科普服务能力。
走进校园课堂,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在工布江达县中学,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多元化的科普课程,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为七年级学生开展了《我们与自然,这么近,那么远——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与距离》主题科普讲座,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刘翠红为七年级学生带来了《光电技术与人类文明》主题科普讲座,生动展示了光电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广东科学中心的蔡衍燕、吴诗恒等老师为七年级的学生呈现了《司空见“惯”》主题科普秀,通过趣味盎然的实验和互动表演,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理解惯性等物理原理,现场气氛活跃,效果显著。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礼香为八年级的学生讲授了《基因的世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作用,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
调研科普场馆,助力科普能力提升。科普援藏团队前往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和林芝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交流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当地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为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援藏科普工作、支持当地科普事业长远发展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此次在工布江达县开展的科普援藏活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涵盖了健康生活、自然科学、物理技术、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讲座、捐赠、科普秀、调研等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了优质科普资源下沉,为提升当地农牧民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支持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省市科技厅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西藏各科研院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