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说事】60年一甲子,西藏老年人活出最靓“夕阳红”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sti.xizang.gov.cn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

时间从1965年来到2025年,西藏自治区经历了一个甲子的沧桑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在雪域高原,60年的日日夜夜,西藏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拓展养老服务覆盖面、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西藏民政部门聚焦老年人服务工作,以老人安享幸福晚年为目标,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关爱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力守护“夕阳”美好。

  西藏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各地建设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被供养的老人们生活愉悦、衣食无忧。昌都市江达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组织老人开展温泉疗养服务活动,为老人搓背、按摩、助餐等;生活在海拔4700多米的聂荣县供养中心的楚吉老人说:“能在这里享受供养,很幸福!”;在阿里地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定期接受护理员们悉心照料,洗衣服、剪指甲、洗澡……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截至2025年4月,共建成80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集中供养5836名特困老人。投入资金4.95亿元,实施57个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提升改造项目等。目前,共有床位超过1.2万张,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可以实现应养尽养。

  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西藏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西藏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5.67%。通过科学论证、积极实践,西藏在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西藏加快推进民生政策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先后推动出台《自治区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西藏自治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西藏自治区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临时救助办法》等制度性文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社会救助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明显增强。这些政策法规的通过与实施,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起到了扶危救困的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五年来,西藏以其特有的速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强化政策供给。在涉老保障层面,高龄老年人健康补贴标准再提高,80至89周岁、90至99周岁、百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1300元、1500元、1800元。其中,西藏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5.38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31%……

  在老年健康体系建设方面,2024年,西藏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02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老龄退休人员共计就诊107.59万人次……

  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西藏投入1621.55万元,为4633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投入981.4万元,为280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西藏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中国西藏网 文/王东)